長者事務委員會赴京滬考察長者服務

新聞稿
2010.10.14
  長者事務委員會9月初到北京及上海考察當地長者服務,包括了解內地長者權利法案內容及修法工作進度、觀摩長者社區支援服務及了解上海關於老年友好城市專案的實踐。長委會副主席葉炳權表示,考察行程對本澳推動「原居安老」、建立澳門老齡化指標體系及長者立法工作均具參考價值。
  長者事務委員會京滬交流團一行十多人,9月1日出發前往北京,翌日首先拜訪國家民政部,與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陸穎、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柴梅並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、社會工作司等領導及代表進行交流。陸穎於會上向交流團成員介紹國家老年服務現況,他指出,現時國家養老體系以「居家養老為基礎、社區養老為依托、機構養老為補充。」按十年後人口發展,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人將接近2.5億人,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17。故在將推行的「十二、五」規劃中,為實施居家養老,積極推進社區建設,以支援長者各項服務需要,同時提升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是未來的工作重點。雙方其後亦就各項長者福利及服務交換意見和心得。
與國家民政部領導進行交流會議
  同日下午,交流團到訪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,與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傳書、副主任吳玉韶等會面。吳玉韶講述了國內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壓力,數量多、速度快、窮困以及空巢化等趨向,當務之急要做好養老保障計劃。隨後,政研部博士龔仁偉向團員介紹內地人口老齡化的現況及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的制定、執行及實施經驗,他表示有關法案自96年通過至今已歷14個年頭,由於近年社會變化較大,為更切實保障老年人權益,07年國務院將有關法案列入修訂法律工作時程中,修訂內容包括增加社會照料服務章節、養老保障主體責任採政府及家庭分擔模式、完善對老人優待措施、擴大老人的社會參與度、重點建立社會養老及醫保制度等。由於本澳亦正就保障長者權益進行立法工作,雙方就有關課題交換了不少意見。
與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代表合照
  3日早上,交流團前往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街道南湖西里服務站參觀,服務站為社區內60歲以上長者提供各類日間照料服務,包括康復訓練、心理諮詢、老人學校、手工制作等;隨後又到大西洋城社區考察,區內常住人口達5225人,以居民自治模式由社區居委會管理,社區服務站可代居民辦理各項公共事務、提供公益服務等。
欣賞朝陽區望京街道南湖西里服務站服務使用者手工作品
居於大西洋城社區的長者們在服務站內上課
  結束北京行程後,交流團一行下午轉往上海,翌日早上參觀位於上海南滙康橋地區、內地首家老年會員制社區──親和源。副總裁華山引領團員參觀時介紹,親和源是一所為長者提供優質服務的設施,區內包括12棟公寓、健康會所、頤養院、商業街、老年人度假酒店、管理及活動中心,總面積接近10萬平方米。與一般安老院舍不同,親和源由企業管理,主要服務有一定經濟能力的長者。長者可透過一筆過付款購買居住單位,再按單位面積支付每月所需的服務費用,除可享用親和源內各項設施外,在有需要時亦可付費使用園內醫院的門診或住院服務。未來亦計劃在全國合適地點設置類似的老人社區。
與親和源社區會員交流
  9月6日上午,交流團到訪上海市民政局及市老齡辦公室,獲副局長高菊蘭等熱情接待。會上,上海市民政局多位代表向團員簡介有關市土地規劃政策、養老服務現況及未來規劃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及老年友好城市專案在上海市的實施情況等。近年亦十分關注老年設施建築標準,以規範安老設施的各方面條件。此外,亦關注失智症長者在照護上的需要,逐步在長者日間照護中心及安老院舍中增設失智症長者專區。
與上海市民政局及老齡辦領導交流
  下午,交流團到2009年起全國6個被列入「老年友好城市」創建試點城市(城區)之一的楊浦區,參觀區內平涼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、楊浦區社會福利院等。老年友好城市專案起源於2005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第十八屆老年病學和老年醫學IAGG世界開放會議上提出的“陽光老年行動計畫”。楊浦區以《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設指南》中所涵蓋的八個方面,包括加強基本養老保障、加大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及社區支持平台、改善老人生活環境及醫療衛生保障水平、豐富文教活動及鼓勵老人參與社區等,制定楊浦區創建老年友好城市的評定標準,為日後在全國推行有關項目,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新趨勢、推動老齡事業發展積累經驗。
參觀楊浦區平涼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
  葉炳權總結行程時表示,是次交流活動讓委員對內地應人口老齡化所採取的應對措施、老年友好城市專案、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、為長者構建全面的社區支援和服務平台等均有更多的了解,尤其現時本澳正展開老齡化指標體系研究,以及就保障長者權益進行立法工作,上述考察心得可作為日後委員會就有關課題展開討論時的重要參考。
  另外,交流團在上海期間,亦到了當地著名景點楓徑古鎮遊覽,以及參觀了世博園區內的中國館、澳門館、香港館及台灣館。

【完】

到長者事務委員會